干货|日本最新实验揭秘跑马疲劳真相

[vc_row][vc_column][mkd_section_title title=”日本最新实验揭秘跑马疲劳真相” title_color=”” title_text_transform=”none” title_text_align=”” margin_bottom=”” title_size=”” type_out=”no”][/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前几日,一个跑友给鲣强君发来了截图,是他某次马拉松比赛中的各公里配速。这个跑友的困惑是他虽然全程配速均匀,但心率却不断攀高,越往后人也越累。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我们来看看数据截图。

跑友除了第1K人多跑不开,配速在7分配以外,全程都保持在了6分多的配速。但心率却从最开始的145bpm,不断攀升到最后的162 bpm。

前半程:跑友身体保持在不太累的状况,肌肉耐力也足够支撑身体运作,维持在145 bpm左右的心率就可以为肌肉输送足够的氧气。

后半程:跑友身体开始疲劳,越来越累。虽然总强度没变,但 “相对强度”变大了,之前的心率已经不能保证肌肉的氧气供给。为了保持配速,只好加快泵血的速度——也就是加快心率。

【一切都是乳酸捣的鬼】

跑友半程之所以会心率攀升,越发疲累,是因为运动中人体内会不断堆积乳酸,达到一定浓度,人就会感觉到累,继续提升到特定浓度,人的运动机能就彻底罢工啦。

乳酸堆积让人疲累迈不开腿

 

那乳酸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人在运动的时候,血液中的糖原会通过“燃烧”变为能量。分“有氧燃烧”“有氧无氧混合燃烧”“无氧燃烧三种方式。

跑友最大心率与配速变化图

 

让我们分段分析下跑友上图的心率数据

前19K时,跑友最大心率为在145-152bpm,此时跑友身体主要处于“有氧燃烧”状态,大部分糖原彻底“燃烧”变为了水和能量其产生的乳酸极少到能忽略不计。

在20K-32K时,跑友心率为149-158bpm区间。跑友的身体变为“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叠加状态为主,乳酸从这一刻开始增量。糖原的一部分变成了能量,一部分变成了乳酸

同样是糖原,别人变能量,我就成了乳酸

32K后,跑友心率攀升到158-162bpm区间,跑友的身体已经从“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叠加状态变为“无氧供能”为主糖原的一小部分变成了能量,大部分变成了乳酸从而造成乳酸的堆积加快,体内乳酸值越来越高

分析完跑友的心率攀升历程,我们会发现,跑友的身体经历了极少乳酸少量乳酸大量堆积乳酸这三个阶段那我们结合乳酸浓度变化图来做个总结梳理吧。

 

看乳酸如何堆积

血液中乳酸浓度其实就是人体疲劳的程度如图,血液中乳酸浓度低于2mmol/L时,身体处于极少乳酸状态,不会有太大疲劳感。2mmol/L—4mmol/L时,身体产生了少量乳酸,开始感受到疲惫。到达4mmol/L这个阈值拐点时,体内乳酸浓度就急速上升。4mmol/L以上的区间,人体内就将堆积大量乳酸,会让人心率攀升,非常疲乏,甚至会引发跑马后半程掉速。

跑友:乳酸那么坏,我想要清除它

 

清除乳酸吃“鲣鱼蛋白肽”

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运动生理学的“乳酸”教授八田秀雄先生,一辈子就只研究乳酸和相关的知识,每年二月召开一次全球“乳酸大会”。

八田的方法简单粗暴: 吃“鲣鱼蛋白肽”!八田让五位来自东京地区的专业跑步教练分别在服用鲣鱼蛋白肽和不服用鲣鱼蛋白肽的情况下,分7次每次3分钟,测试在提升运动强度的条件下,乳酸的浓度变化。

实验表明:服用鲣鱼蛋白肽的情况下,血液中乳酸值明显降低。这表明了鲣鱼蛋白肽有效地分解了体内堆积的乳酸,成功将乳酸转换为能量,再次被身体利用

对比发现:服用了鲣鱼蛋白肽的实验者

同样配速,乳酸更少,更轻松!

同样疲劳度,跑得更快!

同样配速,同样疲劳,可以跑得更远!

鲣鱼蛋白肽

“肌鲣强” — 助你跑得更轻松!![/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vc_row][vc_column][vc_empty_space][vc_column_text]备注: 日本Run+Trail杂志报道[/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vc_column][/vc_row]